食竇
胸外側部,前正中線旁開6寸。第5肋間隙凹陷處。
定位
當乳根外2寸,內與中庭相平。
取穴
沿肋間隙橫刺0.3-0.5寸,艾柱灸3-5壯,艾條溫灸10-15分鐘。
針刺手法
利胸膈,調脾胃。
功效
哮喘,脅痛,胸脅支滿,水腫,小便不通等。
主治
足太陰脾經
從大趾末端開始(隱白),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(大都),經核骨(第一骨小頭後(太白、公孫),上向內踝前邊(商丘),上小腿內側,沿脛骨後(三陰交、漏谷),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(地機、陰陵泉),上膝股內側前邊(血海、箕門),進入腹部(衝門、府舍、腹結、大橫;中極、關元,屬於脾,絡于胃(腹哀;會下脘、日月、期門),通過膈肌,夾食管旁(食竇、天溪、胸鄉、周榮;絡大包;會中府),連舌根,散佈舌下。
穴位:共21個穴位,包含隱白、大都、太白、公孫、商丘、三陰交、漏谷、地機、陰陵泉、血海、箕門、衝門、府舍、腹結、大橫、腹哀、食竇、天溪、胸鄉、周榮、大包。
穴位歌訣:足太陰脾由足拇,隱白先從內側起,大都太白繼公孫,商丘直上三陰交,漏谷地機陰陵泉,血海箕門沖門前,府舍腹結大橫上,腹哀食竇天溪連,胸鄉周榮大包盡,二十一穴太陰全。
十二經絡
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,是人體聯絡、運輸和傳導的系統。
十二經脈是手三陰經(肺、心包、心)、手三陽經(大腸、三焦、小腸)、足三陽經(胃、膽、膀胱)、足三陰經(脾、肝、腎)的總稱。
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,故又稱為正經。
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,分布於頭面、軀幹和四肢。
與五臟對應的經脈為陰經,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;與六腑對應的經脈稱為陽經,分布於四肢外側和頭面、軀幹。
在四肢,陽經的位置為陽明在前,少陽在中,太陽在後,陰經的位置為太陰在前,厥陰在中,少陰在後(特例是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上8寸以下為厥陰在前,太陰在中)。
內科、婦科、兒科、傷科、針灸科
中國的醫學師法天地,講究內外調和,順應自然:一如仁心醫療體系之所以以仁心為名,即是感念天地有情,令萬物生生不息,仁心聯醫®立願以醫術濟世,創造更完善、親切的醫療服務與文化,以滿足大眾對於醫療、健康與養身的需求。
服務內容
特色醫療
主治項目
收費標準
安心公告
常見問題
門診時間
初診預約掛號
複診預約掛號
看診進度
交通資訊
醫師資訊
醫師陣容
案例分享
諮詢醫師
最新消息
活動快訊
活動消息
線上活動
新型冠狀病毒 COVID-19
新型冠狀病毒(COVID-19)
臺灣清冠一號常見問題
養生保健
十二經絡
仁心食堂
五季養生
二十四節氣
百草學堂
仁醫師聊健康
仁心聯醫®
教育培訓
人才招募
新北三重仁安堂社群平台
(02) 2286-1000
診所服務電話
LINE 聯絡我們
診所官方 LINE
109.zenheart.com.tw
診所官方網站
臉書私訊我們
Facebook Messenger
網頁傳訊給我們
歡迎任何建議、意見、批評
[email protected]
客戶服務信箱